7月29日,华中港航物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利军与武汉临空经济技术开发区积保税物流管理处主任翟玉峰,在汉签署了武汉汉欧国际综合物流园项目落户协议书。
该项目建设的启动,将有力推进武汉国家商贸物流中心城市建设,进一步提升武汉综合交通功能和对外贸易服务能力,对武汉发展外向型经济,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和建设长江中游航运中心、落实国家扩大内陆开放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做好物“留”园
货物要流过来还要留得住,做物流园也叫物“留”园。即将开建的汉欧国际综合物流园规划(2016-2019)面积达1012亩,共分二期完成,其中:第一期核心面积近300亩。位于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桥五路以东,沪汉蓉铁路以南,惠安大道以北的区域,双方先期共同投资建设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和国际商品分拨中心。武汉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铁路口岸的监管区)将设在汉新欧国际铁路货物大通道的起点——全国18个大型集装箱中心站之一的武汉铁路中心站附近区域,无缝对接。
近年来,武汉多式联运发展迅速,以港口、铁路、航空三大节点为中心的多式联运模式初步形成,“汉新欧”、“泸汉台”、武汉至东盟国家、武汉至世界30多个城市的航空运输等多条成熟的多式联运线路已开通运营,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体现各种运输方式组合优势和综合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促进节能减排等方面成效明显。
其中,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是依据国家相关发展规划设在国家或区域物流节点城市的综合性海关监管场所,在监管中心内,海关、检验检疫部门对进出口货物实施“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
吸引物流企业聚集
国际商品分拨中心的启动建设,将充分依托武汉的立体交通优势,运用现代物流理念和科学运作,进一步优化区内服务贸易功能,强化武汉作为全球货物集散中心和桥头堡的地位,既能将具备国际竞争优势的产品通过“汉新欧”国际货运大通道走出国门,又让国内市民在选购来自欧洲的优质产品时多一个选择。
武汉市交委主任余世平表示,“汉新欧”作为武汉横跨亚欧、联通国际的桥梁,为以武汉为物流中心的全国广大地区打开了直达欧洲的陆上货运大通道。同时,武汉抓紧谋划建设国际综合物流园、欧洲商品集聚中心、大宗商品分销中心,发展现代商贸物流,打通内外销商品流通的渠道,将更加方便国际产能合作,显著提升武汉市、湖北省对外开放水平,带动武汉乃至整个华中地区的对外经贸合作,促进中部地区接轨世界经济体系、发展外向型经济和服务贸易发展,加快形成国家商贸物流中心城市。
武汉东西湖区常务副区长朱吉表示,从2013年起,东西湖升格为国家级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这里是武汉“汉新欧”铁路国际货运班列的起点,武汉东西湖保税物流中心、武汉公路口岸、铁路口岸、电子口岸在这里汇聚,吸引了近700家中外物流企业聚集,三江航天集团、中交二航局、凌云科技、湖北联通、湖北移动、武烟专卖等大型企业机构总部先后入驻。东西湖区铁水陆空四位一体的立体交通格局令其具备了多式联运中转效率最高、价格最为便宜的潜力。
高端物流业是武汉市东西湖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汉欧国际综合物流园项目和综保区项目、高端商务区项目等,是东西湖重点打造的5个战略性项目之一。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武汉新港投集团副总经理倪苏红介绍,目前,汉欧国际班列发展速度惊人,综合排名已居全国第二,武汉以此为重心实行多式联运,重点开展物流园及其分拨中心建设,形成联通国际的铁、水、公、空立体大通道。
武汉新港投集团董事长王利军认为, 打造国家商贸物流中心城市、发展现代物流业需要硬件持续升级、基础设施加快完善,进而提升区域口岸功能。武汉汉欧国际综合物流园是未来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主要载体、核心区和国际物流产业基地,是武汉市培育新经济增长点、增强经济综合竞争力,应对国内和国际竞争的迫切需要。其综合物流服务功能将有效改善投资环境,有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并推动各类实体经济和东西湖区经济同步发展,使其成为在华中地区的区域总部和结算中心,带动以武汉为中心、东西湖为节点的资金流、贸易流国际流转。
物流专家认为,汉欧大通道+汉欧物“留”园,二者迭加可以产生倍增效应,为进出口货物集并、仓储、分拨、配送带来保障,为“汉新欧”全面参与国际物流供应链管理奠定基础,为推动武汉市铁路口岸建设、服务于全市乃至全省外向型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